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,在跟人交谈时,我们不经意说的一句话,对方却非常看重,我们想表达的明明不是某个意思,但对方却听出了“弦外之音”,正所谓‘‘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”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瀑布心理效应”。“瀑布心理效应”提醒我们,在人际交往中,我们要学会谨言慎行,注意说话的分寸。
在《史记》中,曾经记载一个故事。新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
平原君赵胜的邻居是一个瘸子。有一次,这个瘸子一瘸一拐地到井台打水,被平原君的小妾看到了。小妾看到这位邻居一瘸一拐的样子非常好笑,便大声笑了起来。这让这位邻居心生不满,他 找到平原君,要求杀掉那位讥笑他的小妾。平原君对那位小妾非常宠爱,更何况仅仅因为讥笑一个人而杀掉她,多少有些说不过去。于是,平原君对于邻居的要求支支吾吾,想敷衍过去。那个邻居见平原君没有答应自己的要求,便说:“在大家看来,平原君尊重士子而轻视女色,所以,数以百计的士子都来投奔您。我不过是有些残疾,却无端遭到您的小妾的嘲笑,这让我感到非常的羞辱。古人曾经说过:“士可杀不可辱”,所以,请您为我做主。否则,旁人会认为您重女色而轻士子,再也没有那么多的士子投奔您?。这句话说到了平原君的心里,虽然他很不忍,但是最后还是杀掉了那位小妾,并且向邻居登门道歉。
看完这篇短文,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那位小妾死得冤枉。的确,她仅仅因为一次无心之失,就送掉了自己的性命,实在是很不值。不过,她这种“无心之失”确实会让对方感觉受到了极大的羞辱。
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都有过被别人的“无心之言”刺伤的经历。同样,很多人也有过说话不注意分寸、让自己的“无心之语”刺伤别人的经历。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,信息发出者(说话者)的心理平静,但传出的信息被对方(倾听者)接收后却引起了心理的失衡,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。
这种现象,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,上面平平静静,下面却浪花飞溅,轻则引起对方的反感,重则给自己引来灾祸。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“瀑布心理效应”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。
唐华是一个性格大大咧咧的人,说话心直口快,非常幽默,不管遇到什么人,不管遇到什么事,唐华都是乐呵呵的,一个十足的“乐天派”。因为乐观开朗的个性,唐华在亲戚朋友中的口碑非常好。但是因为他的性格过于直爽,唐华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得罪人。
例如去年同学聚会.唐华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兴致,竟开起了一个个性非常腼腆的女同学的玩笑,玩笑无意指出了该女同学生理 上的一个小缺陷。
在场的同学都知道唐华的性格,都知道这是唐华的无心之语,然而“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”,唐华的话一出口,那位女同学的脸“噌”就红了。那位女同学是一个性格比较平和的女孩,对唐华当众的玩笑并未反驳,但心中非常不满意,从此就与唐华有了芥蒂。
从那以后,同学聚会,只要唐华参加,就再也没见到那位女同学的影子。唐华知道原因以后,对此懊恼不已,只因自己的一个玩笑,就失去了一位好朋友,真是不值!
唐华的一句“无心之语”,竟然招致了女同学的的记恨,这就是 “瀑布心理效应”在起作用。可见,如果我们想在社交场合中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,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‘‘无心伤人”的错误,做人做事要谨言慎行,说话要有分寸,不能亳不顾及对方的感受,以避免自己的一句“闲话”引起强烈的瀑布心理效应。
我们要想避免无心之失,就要看准时机,谨言慎行。有的人说话时旁若无人、滔滔不绝,不看别人脸色,不看时机场合,只管满足自己的表现欲,这是缺乏修养的表现。说话应注意对方的反应,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讲话内容,使谈话更有意思,更为融洽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无心之失伤害到对方。
在和别人交谈时,不要提对方的伤心事,以免让对方受到伤害,从而对我们怀恨在心。例如对方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,若是对方主动提起,则需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,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 好奇心而追问不休。
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,在交谈时,一定要讲究说话的方式,话不能说得太直白。所谓的“直言”,就是勇于把真话说出来,开门见山,不隐恶,不饰非。古人论政,常常把任人和从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。但是在普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“直言”是有很多弊端的。俗话说:“直言是利刃,伤人也伤己。”直言虽然是一种最真实的意思表达,是一种诚实的行为表现,但是在具体实施时还是要多多收敛,不该“直言”时就尽量不要“直言”。否则,很容易在无意中伤了对方。
联系我们
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冠生园路231号5 楼
咨询热线: 021-52525225